close

業務.001.png

最近會逐步分享從事人力資源工作者重要的幾個元素(例如:心態的俱備、相關特質的具備等)

上一篇在粉絲團分享短篇文章談論到關於「從事人力資源工作者必須要具備的心態」(最近會再分享在痞客邦,因為臉書改版無法貼連結)

本篇文章想要跟大家分享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很重要的一項能力

.

很多人找工作都會內心設立一條準則「我不要有業績壓力,所以不找業務相關工作」「人資就是後勤,跟業務一點關係都沒有」

大家對「人資」「業務」這兩份工作似乎都有很深的誤解

就像獵頭常說「我是業務,不是人資」

就像人資常說「我是人資,不是業務」

在我認知裡人資其實跟業務行為很像


 

「對不起,我是人資,不是業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業務定義.001.png

 

專業的業務會了解市場狀況

->人資難道不需要瞭解市場/企業有overview的概念嗎?

.

專業的業務會做售前諮詢與售後服務

->人資在推動政策時,不也是需要先做主管訪談,了解管理階層的願景與想法; 事後不也是要做政策導入追蹤,並做後續調整

.

專業的業務會需要與(潛在)客戶聯繫,掌控客戶狀況

->專業的人資不也是需要對BU商品、員工組成特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並隨時掌握人才的流向變化

.

專業的業務需要推銷商品,將商品順利賣出

->專業的人資不也是需要將人資活動進行溝通宣傳,順利的導入各部門

.

專業的業務不會很強硬的照本宣科賣產品

->專業的人資不也是在理解理論的背後,必須要配合企業的產業屬性、發展階段適時的調整理論,重組成適合企業的做法

 


我可以很確切的說在往後的時代裡,人資不再只是被動的吸收資訊,而是必須要擁有

業務般的精神,走出去並接地氣的掌握部門狀況; 不再只是成本單位,而是扎扎實實會為企業創造收益的單位」


 

如果你還在認為「我不是業務,我是人資」,那你勢必會被淘汰

如果你還在認為「我是人資,我不想要有業績壓力」,那你勢必會被淘汰

如果你還在認為「我只要懂人資語言,其他都是其次」,那公司勢必會成立其他更專業的單位替代人資

/人資單位能不能從成本單位進階為收益單位,業務職能的具備將是關鍵/

.

擁有「業務職能」你:

-會主動地想要學習更多企業層級相關的資訊,例如:財務報表

-會主動掌握事業群的動態

-不會只是說著人資才聽得懂的語言,要講人話,別人聽得懂的話

-將會提高提問的精準度

-規劃專案時不會只是坐在電腦前,而是會走訪現場找答案

-更能夠把人資方案更柔軟更有彈性的導入BU

.

各單位自然的會把人資當成戰略夥伴,人資的建議是有份量的,不再只是被FYI的對象

.

XX曾經看過不好的例子:主管希望員工上班每一分鐘都坐在位子上,好讓他的眼睛隨時找得到員工; 主管發自內心地覺得員工跑現場了解狀況其實是在找機會偷懶

這種方法不僅沒有信任員工,防得了小人卻傷了想要認真工作的員工

而且我不得不說,要不是主管自己說了我還真不知道原來他以前跑現場其實是在偷懶啊~(笑)

.

假象的業務職能可能會有幾種現象:

-一有問題就打電話給BU,熱情的把問題單純pass出去,不用說戰略夥伴,根本是別人眼中的PM (problem maker)

-沒有做好事準備,沒有方案,只是追求把大家聚在一起瞎討論的快感

 


我相信只有找錯人到團隊來才會需要懷疑跟抽查員工,

健康的團隊彼此間應該是充滿信任,而每個個體對工作應該是充滿熱情及了解狀況的,

這才能啟動良性循環!


 

本系列相關文章:

1.人力資源工作者大解密(概論):第一戰(連結:https://bit.ly/2W9pzm5

2.人資工作大解密|喜歡與人互動就適合當人資嗎?你心態的錨定對了嗎?(有分享在粉絲團,近期會把它貼過來痞客邦)

 

MO

自我介紹.png

 

 

arrow
arrow

    獵頭MO的穿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